河南文旅厅推出十条扶持政策,推动文旅业纾困
发布时间: 2025-1-18 22:56:45浏览次数:1079
为推动省文旅行业复苏回暖,尽快纾困帮扶河南省文旅行业发展,4月21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豫文旅产业【2022】2号),要求全省各地把文旅业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着力推动促进文旅业恢复发展,并推出十项措施,从塑造品牌、数字赋能【néng】、康养研学、非【fēi】遗创新等多个层面发力,助推文旅市场复苏发展。
在经历了2021年7·20极端天气灾害之后,河南省文旅厅组织全省A级景区开展“大整修、大排查、大练兵”行动,争取省财政资金6.3亿元,其中5亿元重点用于文旅企业灾后重建,1亿元对全省参与免费门票活动的433家A级旅游景区按照实际免收门票金额的50%给予补贴,3000万元为专项复工复产贷款贴息。河南省正在充分发挥郑州、洛阳、开封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出【chū】惠民惠企举措,丰富产品供给,稳定文旅消费市场主体,全力推动全省文旅市场【chǎng】复苏回。
各地文旅行政主管部门担负起纾困扶持政策落实责任,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广电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发〔2022〕55号)精神,把旅游业纾困帮扶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性,担【dān】负起上级纾困扶持政策落实责任,帮助【zhù】旅游业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稳住旅游业恢复发展基本盘。
做好普惠政策落地,用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形成金融支持合力
《通知》要求,要做好普惠政策落地服务,落实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政策“免申即享”。
要用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可申请将暂退比例提高至100%,补足保证金期限延至2023年3月31日。
要形成金融支持合力,积极推【tuī】动普惠金融政策在旅游业领域加快落实;深化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培育储备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投融资项目,协同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积极争【zhēng】取有效信贷供给和基金投资;加强与当地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将文化和旅游行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quàn】重点支持范围,做好重大项目申报和储备工作。
《通知》表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从六大方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一、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
推出16条主题文化线路,从中筛选100个国【guó】家文化公园代表性展示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举办投融资招商活动,培育重点文旅企业上市,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投资52亿元重点推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林州红旗渠景区、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等2291个文旅项目。发【fā】挥郑汴洛的龙头带头作用,把郑汴洛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mù】的地。与新华社、人民网等融媒体和头条、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新媒体广泛合作,省文化和旅游厅投入7000万元补贴文化和旅游企业,重点做好线上宣传推广。
二、推动数字赋能,2亿元数字化奖补红包发不停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整合近2亿元,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项目数字化展示进行奖补。
实施智慧文旅标杆工程,推动建成一批沉浸式数字【zì】体验场馆。与河南开放大学等院校合【hé】作,开展线上文旅行业职工技能培训。完善升级河南文旅通,打造方便快捷的智慧化服务平台。
三、搭建文旅消费平台,培育壮大新型文旅消费形态
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fàn】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
贯彻落实全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助企恵民行动计划,开展全省文【wén】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利用新技术创新文化体验,改造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壮【zhuàng】大新型文旅消费形态。
四、全面提速研学旅行
启动“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项目,与世界【jiè】研学旅【lǚ】游组织合作,召开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引进国内知名专业机构,推动我省研学机构发展,促进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
依托专家团队和省内外优质机构资源,开展常态化线上研学培训。
打造一批营地(基地),研发一批精品课程,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省文化和旅游厅投入3000万元重点对营地(基地)和课程进行奖补。
五、建设“三山”康养旅游基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积极发展原乡、旅居、民宿等多种业态,重点打造以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为主的康养产业集群、民宿【xiǔ】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重【chóng】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今年在济源、修武、光山、栾川等首批选择20个村开展“乡创实践”。持续推进“民宿走县进村”活动,建设以民宿为核心的微度假综合体。2022年,培育和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和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推出100至150个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每个村安排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1000万元。
六、推动非遗创新活化,保护文化遗产
持续举办“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行动。采取“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成果落地”的闭环模式,通过调研从全省选定栾川县重渡沟景区、浚县古城等8—10个村,引入国内【nèi】优质团队和创意导【dǎo】师,为企业和高校师生、乡村传承人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挖掘非遗故事、建设非遗空间,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投入3000万元用于补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发展。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旅游业恢复发展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推出具体纾困扶持政策
《通知》强调,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出具体纾困扶持政策。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旅游业【yè】恢复发展工作,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要梳理国家和我省出台的涉及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纾困扶持政【zhèng】策,建立政策咨询服务中心,以一图【tú】读懂、明白卡等形式推出“政策工具包”,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措施。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大数据【jù】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分门别类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知晓度,推广政策事项办理途径和方法,确保政策措施“应享尽享”。
落实纾困扶持政策情况及成效将作为评价文旅产业工作重点内容
《通知》强调,各地出台的促进旅游【yóu】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文件、推动纾困扶持政策落实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要及时报送【sòng】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de】经验做法。各地落实纾困扶持政策情况及成效将作为评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重点内容。